走訪電影揸fit人
燭光網絡 14期 (p.4)
「生命揸fit人」是近年難得的福音電影,成功地打入普羅大眾觀眾群。亨利‧潘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
亨利語重心長,以下面的一段話概括了他導演生涯所走過的日子:「從入行到現在,沒有改變的就只有神。祂用百般恩典和奇妙的作為,帶我在電視台經過十多年的訓練。我今日成了何等樣人,端賴神奇異的恩典。」
1985年浸會學院畢業後,亨利在突破工作了一年。他參與當中的演藝活動,如民歌小組、話劇組等。短短的半年,就製作了十三個作品。亨利覺得自己需要進深的訓練,便毅然考入了電視台訓練班。88年完成了訓練課程之後,他在話劇組當了PA(Production Assistant),後來隨伍潤泉過了亞視。在亞視工作了一年,便給擢升為導演。才拍了兩個劇集,還談不上有甚麼成就,隨著招振強的離職,亞視便辭去了伍潤泉的一組人。亨利得韋家輝的幫助,才得以助理的身份留下來。當助理,本來就不是亨利的心願,自然感到意興闌珊,便又萌去意。那時候幸得戚其義的賞識及挽留,才又回復導演的職位。
人事的變遷去留,冥冥中影響著亨利的導演生涯。三次的起跌,看似不愉快的經歷,亨利卻視之為一種經練,一切都有神的安排和帶領。他在這個變幻不定的影視圈?堙A即使有跌宕起伏的遭遇,神仍藉著不同的人扶上他一把,好讓他能朝著理想向前邁進,最終叫他夙願得償,製作了第一部福音電影。
亨利的掙扎,多半來自工作上的困境。種種困境,精煉了他的技巧,磨礪了他的人生,也練達了人情,催促他成長成熟。
亨利自言在信仰上的掙扎不多,因為電視的尺度,一般較電影嚴謹,電視導演也有能力控制作品的意識,加之電視的製作,也普遍認同奸人沒好下場的原則,對信仰的撞擊,並非如一般人想像中厲害。
在影視圈裡身為基督徒,準會比其他人吃更多的虧,因為在這一行要上位,就要拉關係,要「出位」,要......當然本身也一定要有真才實學。問到亨利對福音電影前景的看法,他坦言福音電影始終是小眾市場。這無疑是個限制,可是亨利對它的前景,仍抱著審慎樂觀的態度。亨利認為,福音電影的信息內容有一定的模式,這是一些不變的元素;可變的,只是表達的形式和技巧。怎樣將內容和形式融合無間,是高度的藝術,是百鍊千錘的技巧,也是一個電影?訶it人經常掙扎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