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賭經驗看教會使命化

胡志偉牧師   |   基督教反對賭波合法化大聯盟召集人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01/07/2003

經過兩年多與政府、議員、馬會及傳媒就「賭波合法化」的角力,筆者感受到本港教會仍是內向,面對社會事務常處於有心無力的狀態。假若教會不從「內部維修」的心態轉移出來,重新理解教會代表著三一神臨在公共空間之內,因而對使命有整全的理解,對實踐有具體的參與,我們就錯失了此次「反賭」帶來的信仰反省!
 
透過反賭經驗,筆者更確信政制民主化的落實;與政黨的交往,更讓我們了解政客的面貌;不同意反賭團體的立場不要緊,但一直迴避我們的政黨(民建聯) 卻使筆者對之十分失望。某位功能團體的議員表現,同樣使人懷疑議員的質素;我們基督徒在該界別中為數不少,為何基督徒不投身在其中,反映基督徒的道德價值取向?
 
教會使命化,就是重申「信徒皆祭司」,而使命的落實不是在堂會以內,信徒上街或教牧參與公聽會、或在立法會門外祈禱,皆是使命的實踐。就讓我們的使命實踐不是舒適地躲在堂會以內,或只停留在講壇上大聲疾呼;更加重要的是具體可見的行動。
 
馬克思嘲弄哲學家只曉解釋世事,他卻號召以行動改變世情。本港教會又如何? 我們是否常停留於「講是天下無敵,做是有心無力」的情景? 當教會缺乏行動,我們信徒信仰的天空就是兒女私情、家庭瑣事、或八卦新聞,其他的空間早就消逝了! 教會領袖須要培育信徒天國觀與使命觀,回復信仰本身的寬廣;不然,我們所塑造下一代的生命,就會是「膚淺的信仰」及「經不起考驗的生命」。
 
筆者看重的不是結果如何,而是教會在反賭過程中學了怎樣的功課? 即或我們在議案輸了,這又何妨? 重要的是教會重新理解其角色與使命,並對信念有所堅持,及對爭取的不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