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啊,您在傳媒何其美!

余國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2/11/2003

同性戀至今仍是一個甚具爭議性的議題。為求「謀殺」傳媒的菲林,以達到一鳴驚人的宣傳效果,各地的同志運動都被設計得「五光十色」、Gimmick十足!本文試就這題目,看看幾種媒體如何報導與描繪同志運動,以及當中所傳遞的訊息。

報章:自導自演最佳舞台

同志運動最近再成傳媒談論的焦點,事件起源自天主教於旗下《公教報》重申反對同性婚姻的立場後,幾位同志公然在周日衝進天主教香港區總堂,高聲呼喊,擾亂彌撒儀式,並在聖壇上熱吻示威。
 
這場「自編自導自演」的示威,由選準時間衝進教堂、召喚記者,到教友盛怒下與同志發生推撞,一切都經示威同志的精心計算。傳媒到場後,正值教友「正中下懷」地怒攆同志出教堂,攝影記者當然不會錯過良機,欣然接受這同志安排好的「禮物」。
 
要知道,港聞報導屬於所謂的「硬新聞」,最著重反映事實,現場圖片可說是「必殺」元素。故翌日各大報章的頭版,均選擇教徒與同志衝突的照片作大幅刊登,實不足為奇,這亦無形中達到示威同志的目的,幫助他們傳遞了如何「遭到教徒粗暴對待」、「教會未肯開放對話」等訊息。
 
除圖片外,「硬新聞」亦講求「平衡聲音」的報導手法。由於天主教教廷頒發的文件中曾提到,同性配偶領養小孩,是「暴力」對待兒童,「極不道德」,只有一男一女夫妻的家庭才最適合兒童成長。有報章為求「平衡」報導以示公正,在內文加插資料,指有心理學家經詳細研究下,發現同性配偶所領養的兒童,無異於在正常家庭下成長的孩子。
 
這補充資料表面好像能「平衡」雙方的聲音,協助讀者作出中肯的判斷。然而,這做法不但不「平衡」,更成為一種誤導!負責的記者顯然未有仔細了解這些研究的底蘊便將之刊登:其實,這些研究當中,有心理學家在選取調查對象上犯了「偏頗」(bias)的毛病,並沒有以同性戀家庭孩子與普通家庭孩子作比較,只單單詢問了同性配偶是否覺得其孩子的成長有問題。那還用說嗎?為了自身利益,被訪的同志當然會堅稱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研究的結論當然也就一面倒了。

電視劇:編劇包裝成最佳推手

 除了報章的報導,電視片集亦成為同志運動的必爭之地。電視劇的威力,在於其經過編劇的包裝後,能言簡意賅地將美化的訊息注入觀眾腦海,此影響對心智仍處於摸索期的青少年尤甚。就像約半年前,一齣《九五至尊》不但挽救了電視台的收視,也提昇了同志的「道德收視」。
 
劇內其中一集,講及雍正皇嘗試說服老闆接受兒子的同性戀取向,並以其一貫英明公正的口吻宣稱:同性戀是天生的,就像胎記一樣,當事人根本身不由己。作為與時並進的現代人,實不應向該「胎記」殘忍地踢一腳!
 
配合場景佈置,再在適當時候加插悅耳音樂,「同性戀如天生胎記,無傷大雅」登時變得美麗非常,同時也帶出一個重要訊息:不接受同志,就是思想閉塞,不與時並進!這樣,觀眾便被巧妙地誤導,偏離一個事實:現今仍未有任何科學論據,能證明同性戀是天生的!相反,有不少前同性戀者經過治療後,坦誠分享其同性戀傾向,是受童年的不幸經歷影響所造成的。

流行曲:感性淒美營造最佳效果

 明星偶像能夠成為萬人迷,俘虜萬千少男少女的芳心,流行曲應記一功!現代流行曲的特色,充份表現在其感性又煽情的歌詞上,絕對符合「講feel不講理性」的後現代精神!
 
年前,青春女偶像何韻詩一首《再見,露絲瑪莉》成為唱K熱選歌。歌詞內容描述一對同志受人歧視,「唔見得光」,最終分手收場的苦戀經歷。節錄歌詞如下:
 
和妳再親  也似未存在過
… …
無人夜深  即使有過熱吻
可惜永遠沒法開燈
塵世眼中  妳我未能合襯
賜我壞名譽  妳仍然吸引
… …
再見  如果瑪莉走了
… …
埋名換姓  隨便換個身份
… …
准我今生平平淡淡完了
 
多哀怨可憐,叫人心痛的故事!若你是年青人,你也準會成為同情同性戀的新力軍吧!
 
我也相信,在傳統文化底下,確有同志不敢公開其身份,要暗中戀愛,過「無名份」的生活。然而,這是否就是同志生活的全部?這是否就是加以鼓勵甚或立例將其婚姻合法化的理由?
 
試想,若有另一首流行曲由年輕偶像唱出,其歌詞描述輔導員如何熱心幫助一位同志重尋真我,同志改變後又如何喜愛新的生活,新的性取向,後悔過往的同志生涯(這確是一些前同性戀者的親身體驗!)。這樣,會否有助年青人不太一面倒的受影響?但屆時卻可能引來同志團體的抗議,甚至要求立法禁止任何呼籲及協助那同性戀者改變呢!(外國確有這樣的例子)
 
由此可見,同性戀經過不同媒體的描繪及報導,確有美化甚至誤導的情況出現。傳媒如此「抵得諗」擔任「同志公關」,大力推波助瀾,來,同志們,是時候向傳媒致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