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盛大」的假象!

塞芬拿與香港
蘇恒泰    |   明光社項目主任(賭博監察)
24/05/2006

今夏在德國舉行的世界盃將會在12個城市舉行,德國政府耗資近12億港元維修7個球場和興建5個新球場,平均一個球場會上演5-6場賽事。相比起上屆在日本和南韓舉行的世界盃,今屆賽事花在球場設施方面的開支算是『超值』。其實,日本和南韓合辦上屆世界盃並非出於自願,只不過當年國際足協成員國未能就日本或南韓主辦2002年的世界盃達成共識,遂提出由兩國合辦該屆賽事。由於兩國關係長期處於灰暗狀態,因此兩國在籌備賽事時各自為政,更一度就『2002韓日世界盃』和『2002年日韓世界盃』的名稱起紛爭,結果需要國際足協介入。此外兩國為博取國際社會的注意和稱頌,合共投入超過24億港元興建20個可容納最少40,000人的新球場,平均一個球場只上演2-3場賽事,國際足協亦曾指出兩國政府所投入的資源足夠舉辦兩次世界盃,批評兩國浪費。

洛杉磯奧運的突破

世界盃歷時一個月,政府在各方面需耗資近百億元,而歷時只有兩星期多的奧運更花上主辦城市數百億元,但依然有無數國家和城市爭辦每一屆世界盃或奧運,究竟這一個巨額投資值得嗎?為何仍有這麼多國家和城市願意背負這個沉重的財政包袱?1976年奧運會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Montreal)舉行,由於蒙特利爾政府過度投入資金興建新的比賽場地,令當屆奧運會錄得近80億港元的虧損。八年後,洛杉磯政府汲取當年的教訓,首次在奧運會引入商業贊助,更壓縮興建比賽場地方面的開支,結果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奧運會首次錄得盈餘,為國家進賬近60億港元。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給予後世兩個重要的啟示:一、充分發揮城市的基礎建設,減少興建新比賽場館的開支,因為閉幕禮後,大部份比賽場館的價值已大大降低,無助城市日後的發展,相反若政府只投放資源優化現有設施,集中資源改善城市的基礎建設,這更有助城市的長遠發展。二、引入商業贊助和外判電視播放權,藉此增加收入來源,讓更多人欣賞賽事,令賽事更加普及,減輕主辦單位巨大的財政負擔和政府的財政投入。
 
正因如此,今夏在德國舉行的世界盃,籌委會原則上是參照洛杉磯奧運會的成功經驗,以善用現有球場設施為原則,盡量減少主辦單位的財政負擔。此外,籌委會更積極尋找商業伙伴,透過不同的網絡宣傳賽事和賺取更多收入,不過原則歸原則,若遇上去屆世界盃日本和南韓的情況,這個『金科玉律』也未必可以完全被應用。

突破還是假象?

美國估計1994年的世界盃為國家進賬28億港元,不過,據美國伊利諾州Lake Forest College經濟系副教授Matheson多年來的研究,發現當年六個世界盃主辦城市在往後數年的經濟增長遠低於預期,他認為人們往往高估奧運和世界盃的經濟效益,因為只有能為當地經濟帶來長遠影響才算是經濟效益,其他一次性的收益則不能包括在內。
 
倫敦帝國學院經濟系教授Szymanski曾研究過去30年曾主辦世界盃的國家,發現在賽事結束後,那些國家的經濟增長較前一年下跌約1%,因此,他強調舉辦奧運和世界盃等體育賽事不會為國家經濟帶來很正面的影響,因為賽事只歷時一段時間,長遠而言,這無助刺激當地的經濟,相反,興建一間工廠更能長遠地刺激當地的勞動市場和需求,對刺激當地經濟更有效用。

美國喬治亞州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Dhawan認為,市政府可能基於提升國家形象、對運動的熱愛、改善舊城區的規劃等原因爭辦奧運和世界盃等大型體育賽事,但他深信主辦這些體育賽事並不是賺錢的好途徑。當洛杉磯奧運落幕後,翌年有六個城市爭辦1992年的奧運會,結果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羅那奪得主辦權,無可否認,主辦奧運令巴塞羅那的失業率由1986年的18.4%大幅下調至1992年的9.6%,但生活指數亦同時被拉高,樓價飆升近四倍,縱使籌委會最後錄得超過2000萬港元的盈餘,但尚未扣除西班牙政府之前近600億港元的基建投資,奧運為西班牙政府帶來近百億港元的負債。

美國南科羅拉多大學經濟政策分析中心主任Porter更進一步指出,政府由於不能完全倚賴商業贊助,在有限資源下,政府只能透過加稅或減少其他公共開支,以撥出更多資源籌辦奧運。若主辦城市投放過多資源大興土木,將會令當地經濟面臨沉重的負擔。如1998年冬季奧運主辦城市長野從各方面拆資近150億港元籌辦該屆奧運會,閉幕禮後一年,長野縣經歷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製造業錄得30%跌幅和211宗破產申請。

2004年對希臘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在德國教練列克格的帶領下,希臘國家隊在一致被看淡的情況下歷史性奪得歐洲國家盃冠軍,同年,奧運聖火在過百年後重回這個國家。上屆奧運會,雅典政府動用巨款改善交通運輸系統,將這個千年古城現代化,讓世人認識到雅典先進和優秀的一面。不過希臘在2005年的經濟增長由2004年的4.2%下降至2.8%,財政赤字更佔國民生產總值6%,超過歐盟的規定。可見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只是賬面上的特破而已,並非甚麼點石成金的神話,每一個城市都有不同理由爭辦奧運、世界盃等大型體育賽事,但如果爭辦的原因是希望致富,那此路明顯不通。

塞芬拿與香港

塞芬拿(Savannah)是位於美國喬治亞洲的一個工業城市和海港,相信沒有太多香港人認識這個城市,但其實這個城市與香港有一定程度上的淵源,只不過我們未有留意到。究竟塞芬拿與香港有何關係?塞芬拿你可能不太認識,李麗珊又如何?相信不用介紹,你也知道她是滑浪風帆運動員,香港史上首位奧運金牌得主。其實亞特蘭大是一個內陸城市,沒有條件舉辦海上項目,為免大興土木,當時的籌委會只好將帆船、滑浪風帆等海上項目移師附近的沿海城市,最後籌委會選定距亞特蘭大約400公里的塞芬拿舉辦所有海上項目。
 
塞芬拿居民普遍歡迎該市協辦部份奧運比賽項目,認為這有助提升塞芬拿的國際形象,可惜1996年的奧運會似乎只能增加亞特蘭大的知名度,國際社會並沒有因此而增加對塞芬拿的認識。相信現在只有當年在塞芬拿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才記得這個地方曾協辦當屆奧運,即使李麗珊當年為香港摘下首面奧運金牌,香港人也只會記得她在亞特蘭大奧運取得冠軍,根本不知道她原來是在亞特蘭大以外地區比賽。
 
塞芬拿既沒有得到金錢回報,更未能藉協辦賽事提升國際形象,這令筆者懷疑香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協辦馬術項目的實際成效有多大!為籌辦08年的奧運會,中國政府動用近300億港元翻新北京市,希望藉奧運向世界展現『新北京』的形象,其中有約20億港元用作興建或維修體育設施。由於北京並沒有足夠的條件舉辦馬術賽,在香港賽馬會『全力推動』下,香港政府向北京奧委會提出由香港協辦2008年奧運會的馬術賽,在去年中,國際奧委會接納北京奧委會的要求,將馬術賽事移師距北京超過2000公里的香港舉行。
 
筆者相信北京奧委會絕對歡迎這個安排,因為市政府不用分文便能將這個非奧運主流項目外判。香港政府亦滿意國際奧委會這個決定,因為政府不用支付分毫,以為可以藉協辦賽事名利雙收,按2004年雅典奧運馬術賽的入場人次推算,政府估計有1萬至3萬人次來港觀賞比賽,為香港帶來1-3億港元的收入。不過,馬術並非香港,甚至亞洲的主流運動,而且香港地理上與北京相距甚遠,筆者可以預期入場觀看馬術比賽的人次遠較上一屆少,政府的如意算盤未免過分樂觀。前車可鑑,國際社會已完全遺忘塞芬拿曾協辦奧運,相信除了香港市民外,世界上沒有太多人知道香港參與協辦奧運,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認為協辦奧運有助提升本港體壇地位的想法未免太過天真!

慷慨?投資!

香港成功協辦馬術賽,馬會確實『功不可沒』,因為馬會拆資近8億元將沙田馬場毗鄰的香港體育學院和彭福公園改建成比賽場地,更會在粉嶺開闢越野賽馬場地。為『遷就』奧運馬術賽事,在香港體育學院內進行訓練的班精英運動員將會遷往烏溪沙青年村,至於他們能否在奧運會後重返體院則暫時未有定案,但馬會真的會為推廣馬術運動變得這樣慷慨嗎?馬會主席夏佳理已不避嫌表示希望永久佔用體院的場地,看來這更像是馬會一項長遠投資計劃,有說馬會是希望藉此為日後全年賽馬鋪路,但這消息未經作實,不能作準。
 
香港協辦奧運,經濟效益存疑,更無助提升本港的體壇地位,若真的希望提升地位,倒不如集中資源培訓更多像李麗珊般的『土生土長』運動員,而不是靠入口『國貨』來爭取成績,觀乎政府每年對精英運動員的資助金額,君不見政府很著重體育發展。不過,港府並不需要承擔賽事的成本,為祖國效勞,協助一些非主流項目也不會有太大風險,但是蝕本生意從來都乏人問津,若沒有合理的回報,馬會真的願意花上近8億元嗎?答案將來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