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死亡真面目
燭光網絡 67期 (p.26)
死亡向來是中國人的禁忌,拍攝方向多是指向鬼怪、陰曹的恐怖路線,刺激官能多於促進思考。如何以莊嚴、認真的態度面對人生歸途是個容易叫人逃避面對的人生問題。而《禮儀師之奏鳴曲》(下稱《禮》)敢於嘗試這個冷門市場,刺入敏感地帶,可謂勇氣可嘉,而實則以此拍攝出有味道、富思考的劇情片,難度亦相當高。
《禮》榮膺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為日本本土電影工業打了一口強心針,在港上映雖然院數不多,但愈映愈旺,由口碑築起票房。身邊友人看後大多認為此片得獎可謂實至名歸,在觀賞過程中更為之動容流下男兒眼淚。
對個別生命的尊重沒有因肉身死亡而結束,早前一具初生男嬰屍體懷疑因醫院殮房職員疏忽職守,失蹤至今仍下落不明。在事後調查報告中,指出有涉案職員「講大話」,導致一群警察耐著惡臭,無端在堆填區搜尋數日。
追討職員責任固然必須,但事件讓整個社會重新反思對人類生命的尊重應該無分生死狀態、大小年齡,即便一個夭折男嬰身體,絕不應為求方便,跟大人屍體同放,包裹也應用上與一般裝放垃圾有所區別的袋。
就以上理念推演,本地殯儀工作實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筆者每當到紅磡一帶的「大酒店」出席白事,都對「酒店」內的工作人員態度感到驚奇。殯儀館一般被借稱為「酒店」,除了因中國人對死亡有所避諱外,遺體確會在靈堂內度宿。不過借喻只屬虛擬,現實難以在殯儀館內窺見員工彬彬有禮、誠懇彷如置身酒店的服務態度。對待生人尚且如此,死者不難想像……
當一生只可生一回,死一次,家屬為求對離世親人聊表敬意,每每願意多灑金錢,把場面弄得得體。而不少「大酒店」及經紀看準這個心理關口,推出甚麼電玩、手提等潮流玩意,鼓勵對方購買,把一場對逝世人士追思的嚴肅儀式「退化」成一消費活動,而售賣的更是一些品質、手工與價錢嚴重不符的紙紮用品。
其實這只是間接承認,冥鏹只是一種叫家屬心理得安慰的消費品,焚燒以外毫無價值。這種經商方式不涉欺騙,皆因你情我願,不過合法不代表合理,實有濫發「死人財」之嫌。面對行業結構性現象,你我又可如何回應?
延伸影話:
本地其實也有以殯儀行業為背景的電影,包括1994年由陳勛奇導演,袁詠儀主演的《沉默的姑娘》,和2001年馬偉豪導演,
陳奕迅和蔡卓妍主演的《常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