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友善 若隱若現

齊來在不友善的工作生態下落實家庭友善政策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政策研究)
16/11/2006

在最新的施政報告上,特區管治班子終於發現,工作不是香港人生活的全部,反之家庭生活來得更可貴。由施政報告幾乎躍過所有民間對勞工權益的訴求,而再三強調家庭友善政策可見。究竟「家庭友善」政策和「工作友善」政策是否如此不相容?實在叫人深思。

政府的家庭友善從何說?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在施政報告後曾撰文表示:「家庭和睦是和諧社會的基石,很多社會問題的根源是家庭未能全面發揮其社會細胞的功能。強化家庭功能,首要鞏固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家庭成員可以互相扶持,不少社會問題就更容易解決了。」[1]
 
所以,特區政府將新設「家庭事務委員會」以迎接挑戰。施政報告指出:「委員會可融合現有處理不同年齡和性別人士事宜的各個委員會,集中資源,從跨政策範圍的角度研究和處理問題,令工作更有效、更協調。」原來家庭和諧是用來解決社會問題,專責部門便可勝任?[2]

中產的家庭友善從何去?

這裡之所以分述「中產」和「基層」,並非在家庭友善問題上突顯階級分歧,而是我們真的要實事求是:不同階層的家庭面對如斯不同的處境,我們焉能一言以蔽?政府擬籌「家庭事務委員會」處理家庭問題時,可有從不同階層,特別是在貧富懸殊下的香港家庭觀點著眼?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周永新曾指出:「市民雖然認為家庭重要,但他們用於家人身上的時間,卻與他們的觀念並不成比例:不要說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常有隔膜,就是夫婦之間又有多少知道對方在做些什麼?」[3]只是超時加班之後,我們還有時間和心力關愛家人嗎?

基層的家庭友善從何來?

看到這裡,部份讀者心裡可能也會不約而同地說: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還說「家庭友善」?香港雖然還未能在經濟和文化「超英趕美」,但貧富懸殊問題已經在世界獨佔鰲頭,其中跨區貧窮更是非常有特色:享譽本港社福界的元朗綜援邨,就是一絕!
 
周永新在施政報告前已強調:「香港的貧窮問題並不是小問題,過往那種觀念認為只有老、弱、傷、殘的才會貧窮是錯的,現在香港百多萬的窮人中,不少是有氣力的,有些更是胼手胝足的工作,只是收入不足養活。」[4]經常處於或死拼、或失業的工作生態下,何來家庭友善?
 

 

香港版的資本主義定義其實很簡單,一字既之曰:「賺」。於是,在整個生產過程裡,香港人只是其中一種原材料。減低原材料的成本,以求賺得更多,在香港天經地義。可是,當我們要「家庭友善」,當我們再次把人看重的時候,香港人就不能再被當成原材料。

 可否先來個「合理工時」?

早在2004年,由本港二十六個關注勞工權益團體所組成的「勞工基層大聯盟」,已經提到要規管工時上限。他們根據2003年第四季的資料,發現本港有「79萬人每週工作60小時或以上」情況令人擔憂。
 
當時聯盟呼籲:「特區政府和議員們現在正面臨一個為政者的道德抉擇:政府要保衛資本家超高的利潤,還是保障工人得到合理的生活?」[5]只是吶喊多年,情況依然未見改善。究竟一個每日平均工作超過十小時的族群,扣除休息和處理雜務後,還可以分出多少時間去與家人相處?落實「家庭友善」措施,實在成疑。

在工作間裡,我仍是個人!

中大社區及家庭醫學系教授余德新醫生,曾以《工作勞損的成因及危險因素》撰文:「工資的制度、工作的組織(安排)、對成果的熱衷,往往使得我們忽視身體所發出的疲勞訊息,繼續工作或活動。」他強調,不在工作中設立「休息間隔」,身體會因長期超出負荷而受創。[6]
 
此外,台灣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曾就不同的工作類型作出研究。在輪班工作的結論是:「長期夜間工作不是一個被建議的工作類型」,除了最好循生理週期換班外,需要注意力或重複性高的工作,均不適合超時加班。可見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中,血肉之驅依然是血肉之驅。[7]

市民想要怎樣的工作環境?

究竟香港人對理想的工作環境,有沒有一致的共識?在2006年的勞動節,香港電台就參考了社聯2004年推動「關懷員工家庭」跨界別研討會結果,以及「商界展關懷」計劃的標準和典範,擬訂15個「家庭友善」措施的項目,供市民投票選擇,得出幾近一致的結果。
 
結果顯示:應急式的措施,如「幼兒託管服務」、「提供減壓、處理情緒工作坊或輔導服務」等,支持度均不足兩成,但長遠的措施,特別是「五天工作」的支持度就幾近七成,榮膺市民最渴望公司推行的家庭友善措施之冠。可見市民還是渴望親自照顧家庭,而非假手於人。[8]

三年又三年的最低工資!

有關「最低工資」的討論,總不免落入在「學術」、「經濟」和「政治」的文本爭論裡面。在2006年9月,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舉辦了一項「家庭友善」的聯署活動,當論及「合理工資」的定義時,當中有幾句說話,也許值得特區管治班子納入參考範圍:「公道合理的工資水平,最少要相等於『家庭工資』,即至少提供足夠維持整個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並能提供家庭成員充足的發展空間。」[9]假若可以從家庭出發,讓香港人重拾充足的發展空間,這算不算人力資源的「賺」?香港版的資本主義定義,可以寬敞一點嗎?
 

 

真正要以「以民為本」的心去改善施政,是一個想穩定繁榮的政府,就算廢寢忘食也得日夜思索的題目。諷刺的是目前香港惡劣的工作環境,根本就是跟「家庭友善」這議題對著幹。政府因種種原因,想架空改善工作生態的各項訴求,而單推「家庭友善」政策,是個笑話。

 

 
[1]《家庭和睦是和諧社會基石》.周一嶽.香港政府新聞網.2006/10/18
[2]《以民為本.務實進取》施政報告.第三十七段.2006至2007年度
[3]《重視家庭──觀念與行為割裂》.周永新.信報.2006/10/26
[4]《積極不干預與地區扶貧》.周永新.信報.2006/09/21
[5]《自由市場=放任剝削﹗﹖工人權益先於市場利潤.要求立法設立全港性最低工資、規管工時上限》宣言.勞工基層大聯盟.2004/10/13
[6]《工作勞損的成因及危險因素》.余德新.香港中文大學社區及家庭醫學系.網上健康錦囊.http://www.cuhk.edu.hk/healthpromotion/ha/ha07.pdf
[7]《輪班作業危害預防手冊.如何預防輪班危害》.台灣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8]《最受歡迎「家庭友善」措施選舉》.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與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公民社會」合辦.200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