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的反思:可持續的重建發展

何建宗   |   博士 香港公開大學 科技學院 院長 九龍城浸信會 執事 綠色力量 會長
15/07/2008

四川遽然發生黎克特制八級地震,是內地近年最多人命傷亡的天災。哀慟過後,重建復元工作密鑼緊鼓,除了解決經濟和社會等問題,因破壞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 態失衡,如堰塞湖、水源污染、輻射性設施的清理、原始森林和草原生態系統的復修、還有億萬噸禿垣敗瓦,內含不少工業廢料、屍骸腐臭、垃圾和爆炸性物品,如 何清理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不能掉以輕心。

自然浩劫,教我們做人更要謙卑。宇宙浩蕩精奇,不少自然現象我們既難以仔細闡釋,更難於管控治理。
 
目前,準確預報地震仍是科技上的難題。首先,地震從孕育、發生,以至擴展,過程十分複雜,在不同的地理構造環境、不同的時間階段,不同震級的地震裡都有相當大的變數;其次,我們對地球科學和地質學的認識仍屬皮毛,往往只能憑經驗和有限的觀測來加以推測;第三,地震預警一般以機會率來表示,現代社會繁雜怱忙,官員和科學家在發佈預測時,往往趨於過分保守和謹慎,而就是真的有預警發出,很多人還是比較大意和掉以輕心;最後,從地震監測系統發出警報,到震波真正殃及災區,往往時間急促,前後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民眾防備和走避幾不可能,遑論有些窮鄉僻壤訊息不靈了。
 
所以,在震前加強規劃準備、預早在樓房設計時考慮安全系數、多做風險評估、建立完善的監測和預報系統、注重科研和緊急管理、向民眾增强防震和避震意識的教育等,至為重要。謙虛務實地面對問題,是減低地震傷亡和損失的關鍵。
慘痛的事情發生,我們往往會尋根問底、追究責任,甚至乎互相埋怨指斥。
 
有些人把四川地震與三峽水庫和近年長江上游多不勝數的水利工程扯上了關係。從環保的角度來看,規劃和評估不周的水利建設,當然會造成難以想像的生態後果;但勉強地把四川地震歸咎于三峽水庫的建築,如上所述,由於地層變化的錯綜複雜,而我們對地球科學的整體認識又如此膚淺,有關說法似乎尚欠科學的根據,顯得牽強。不過,天災總離不開人禍,我們應以史為鑑。
 
近年中國內地一窩蜂追求發財,急功近利,除造成了貪贓枉法和「豆腐渣」工程等問題,更觸發了不少令人痛心疾首的環境浩劫,遺禍比突發的天災更為深遠龐大。近年廣為大眾討論的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轉變、水源和大氣污染、垃圾遍野、自然生態破壞、生物品種消失等,都屬全球關心的問題,也是向祖先和後代負責任的事務,我們豈能漠視這種「管家職份」?
 
不合宜的環保政策,嚴重影響著國人和鄰邦居民的健康,而資源匱乏和過度開發,以至一塌糊塗的城市規劃和能源政策等,現已倒過來成為制約中國穩定發展的因素。面對本土和國際的壓力,我們當從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中汲取教訓,日後要更認真地肩承可持續發展的重責!
 
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表示:四川地震對該區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因此,生態環境應成為災區重建合理佈局的基礎指標之一。
 
規劃環評是環保的重要基礎,要推動長期的防震減災工作,建立完善的地方規劃和環境評價機制刻不容緩。專家指出,地震後造成慘重傷亡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現象,若曾預先做好植林保護工作,傷亡和損失起碼沒有如斯慘重。而受到地質和環境災害的影響,震區部分珍稀動物的食物鏈和棲息地受到威脅,長遠造成生態功能下降、土壤和地下水流失、埋藏的化學品污染等隱憂。因此,災區重建時應充分考慮當地地質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城鎮、工農業生產的佈局,仔細訂定建設標準,強化規劃環評的工作。
 
盡快開展重建規劃,重視空間分配和發展規模,重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環境,不走只重經濟而盲目開發的錯、舊路,亦不失為地震災劫後的意外收獲。針對災區地質條件複雜、災害風險極高的特點,在一些生態環境特別敏感的地區,特別制定高而嚴格的保護措施,是為上策。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先進特區城市,除了以身作則,加强警惕,帶頭做好本地的規劃和環保工作,更須伸出援手,以人才、物力和各方面的影響力支援四川的災後重建,達到雙贏互利的效果。

多難興邦,先決條件是我們要更尊重自然規律、更重視知識和理性判斷、更愛護遠近的鄰舍和我們所居住的大地、更團結和明智地管理每日面對的事情、更有準備地 迎接突如其來的風險和挑戰。上帝是掌管宇宙萬有的主宰,祂吩咐我們要盡忠管理自然界,珍惜生命,時刻警醒過有意義的人生。願我們同心,以愛構建更美麗的地 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