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博彩與庫房收益的沉重代價
27/03/2025

2003年,政府以打擊非法賭波活動之名,將足球博彩合法化,轉眼間22年已過去。今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中再次以打擊非法賭波活動之名,表示會積極探討規範籃球博彩活動。與此同時,賽馬會和一眾立法會議員都異口同聲支持開徵籃球博彩稅。
2003年足球賭博合法化時,強烈反對的聲音主要來自教育界、社福界和宗教界人士,但在今天的政治環境裡,願意出來反對政府政策的聲音已「買少見少」,立法會議員更是與政府一唱一和為開徵籃球博彩稅做勢,連身為牧師和社聯主席的管浩鳴議員和身兼教聯會副會長、前中學校長的鄧飛議員,也贊成籃球賭博合法化。
這幾年香港出現結構性財赤,政府入不敷支,市民心中都明白開徵籃球博彩稅的原因是為了增加稅收,打擊非法賭波只是一個藉口而已。但在過去22年,非法足球博彩活動沒有因足球賭博合法化而減少,反而令更多人參與賭博活動,令賭風蔓延。賽馬會足球賭博的投注額由2004至2005年度的38億元,大幅上升到2023至2024年度的1602.7億元,升幅高達42倍。而政府在2023至2024年度得到了105.4億元的足球博彩稅,但這筆稅收的代價卻是由成千上萬個家庭來付,這些家庭因為賭博問題而家嘈屋閉,更有賭徒因為債務纏身而家破人亡。
開徵籃球博彩稅的確可增加庫房收入,但這並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採取的政策。去年曾有政黨建議開徵籃球博彩稅,當時陳茂波表示,籃球博彩合法化並非正確的方向,在影響年輕人的同時,亦向社會發放錯誤的訊息,誤以為政府目前資金不足,便不介意市民參與賭博。今年政府財赤問題更嚴重,政府向開徵籃球博彩稅的建議開綠燈,是否意味政府為求解決資金不足問題,不惜影響年輕人,也不再介意市民參與賭博,帶領香港走向一個錯誤的方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