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中的錯誤性觀念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9/07/2023

網絡上的資訊非常之多,而當中的色情資訊、串流平台上多不勝數的劇集和片段,都衝擊著我們的價值觀。然而,只要相關的資訊內容不涉及違法行為,它的傳遞便不會受到阻隔,更可能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份,擴散至全球所有資訊流通的國家和地區。而價值觀的傳遞在大部份情況下都不涉及違法的事情,價值觀會透過流行文化將訊息傳遞給受眾。在後現代的環境下,所有事情都不再有固定答案,在價值觀上,對與錯似乎已沒有絕對答案;又或者會出現少數服從多數的情況,多數人的想法會壓倒少數人,如此,誰能主宰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很大程度取決於網絡、社交媒體的傳播資訊量。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其實也很難教育青少年,因為他們接觸得最多的便是網絡資訊。

少數服從多數的現象

毋庸置疑地,在大部份青少年的成長路上,接觸網絡的時間往往多於與真實世界的人溝通。若果青少年喜愛於串流平台觀看動畫,於網上看漫畫或打電玩的話,價值觀很容易就會潛移默化地受網絡媒體影響,而網絡資訊總不會指出某些價值觀會對人有何影響,即使會帶來負面影響的訊息也會以肯定、正面的態度來包裝。例如香港首位AV女優於日本出道的消息傳開後,大部份媒體或網民所表達的態度都是支持和肯定,稱這位女生有敢於追夢的勇氣,彷彿合理化了他人去投身色情產業。所以我們應該思考:是否大多數人都支持某一種講法的時候,它就能成為真理呢?

在某一個範疇裡,每個人第一次接觸的資訊都非常重要,因第一次所吸收的知識很容易就會成為批判同樣範疇知識的基礎。而青少年對於未知領域的學習模式,就是模仿。在網絡與大眾媒體的渲染下,人很容易受主流媒體資訊所展現出來的價值觀或對某種事物的印象所影響。但是,從網絡上得來的資訊大部份都難以證實,這會令人陷入一種狀況,受主流媒體影響對某事物建立了一種印象,但真實接觸過以後,發現想像與真實有很大落差。

以串流平台Netflix為例,過去平台上的一些劇集成功營造了「Netflix效應」現象。CNN曾刊登了一篇名為〈Netflix效應:為何西方女性前往韓國尋真愛〉的報道,當中引用了一位韓國學者對在韓旅居青年旅館的女性遊客進行的訪問,發現接受訪問的123名女性(大部份來自北美和歐洲),都是受到Netflix效應的影響而到訪韓國。其中一位來自摩洛哥的20歲女學生表示,自己受韓國流行音樂(K-pop)和韓劇的影響來到韓國,她和其他外國女旅客一樣,最初都認為韓國男性大部份都像韓劇中的男性,具備紳士風度、樣子端正、富有等夢幻條件。但該位女學生在韓國的經歷令她對韓國男性的夢想幻滅,她發現有些韓國男性會認為外國女性比較開放,曾有陌生人在街上向她提出性要求,她感嘆:「男人就是男人,人類在任何地方都是相似的。」[1]

有人被Netflix效應影響,正正是因韓劇傳遞的訊息成為了大多數的聲音,令網絡充斥著韓國男性的美好印象,讓人們錯誤以為全部真實的韓國男性也是如此。Netflix效應是活生生的例子,證明網絡的威力,但這只不過是一些劇集讓人對某類人產生了以偏概全的錯覺,若果一些錯誤的性觀念,或者難辨對錯的戀愛觀念,成為了大多數聲音的時候,這影響可以是很深遠的。

媒體推送的價值觀

媒體為了吸引人收看,往往會製作能迎合受眾口味的節目,而在耳濡目染之下,受眾則會受到媒體傳遞的性觀念訊息影響,這種相互影響的關係,造就了許多節目和作品的出現,以下便是一些例子:

  1. 即食戀愛

可能在大多數人眼中,即食戀愛是夢幻的愛情,不需花費太多的時間就墮入愛河,一見鍾情在韓劇中時常出現,例如曾一度熱播的韓劇《社內相親》都有這樣的情節。除了韓劇,動畫漫畫之中亦有不少一見鍾情的例子,甚或乎一些讓兒童接觸的童話故事也逃不掉這樣的安排。當然,世界之大的確存在一見鍾情的情況,但能開花結果的必然是少之又少;抱持夢幻的愛情觀更有機會讓人對戀愛產生不切實際的想像,一旦幻想破滅,戀人關係亦難以長久。香港青年協會曾進行一項名為「兩性關係及價值觀」調查,當中有些個案更是令人驚訝,一名男生在初中時表示自己已有10多次戀愛經驗,最短的關係只維持了一天。[2]

  1. 性關係平庸化

在不少的劇集當中,性關係是情侶間必然會發生的事。當然,在性解放的思潮下,不認同婚前性行為的,便屬於「保守」。不過問題是,為何是保守?說到底都只是因為願意表明不同意婚前性行為的人很少,由於他們只屬少數,所以會被冠上「保守」之名,不同意就是跟不貼潮流。但實際上,特別對學生來說,過早的性行為,不但忽視了意外懷孕這個青少年未能承擔的結果,更造成了單親媽媽等等的情況。此外,性行為如果從婚姻中抽離,更會影響情侶雙方的關係,「海蒂性學報告」便提出了這一點。[3] (性行為對情侶間的影響,可參閱第46頁的〈親密接觸對男女的心理影響〉。)

  1. 人與人關係混亂化
     
  2. show節目,後來甚至發展成參加者需要裸體參與節目。動漫亦出現了「出租女友」的題材,並且大受好評,也就是說這種鼓勵援交的錯誤倫理觀念亦被浪漫化的劇情所掩蓋,甚至以「NTR」(被戴綠帽)[4] 為題材的作品亦頻繁出現,內容主打關係混亂,這裡就不詳述了。

最後,我們可以看見網絡世界之大,各式各樣的價值觀都有,但很多時人們為了流量,為了滿足自己的性慾,污名化和模糊化了一些正確的性觀念。原本性關係是建基於幸福的婚姻裡,但媒體展現出來的就是對婚前性行為的肯定,性行為不再與愛有關,而是發洩性慾的工具,這也褻瀆了性的意義。[5] 當原告變被告,錯誤被視為正確,健康的性觀念被視為異類,後果卻是可大可小。故此,縱然正確的被視為少數,但正確就是正確,錯誤就是錯誤,並不會因為大多數人在說謊,令謊言變為真理。

 

(本文原載於第151期〔2023年7月〕《燭光》,其後曾作修訂。)


[1] Jake Kwon, “‘The Netflix effect’: Why Western women are heading to South Korea in search of love,” CNN, last modified August 14, 2022, https://edition.cnn.com/travel/article/south-korea-western-women-seeking-love-intl-hnk-dst/index.html.

[2] 〈新聞稿:青協學校社會工作組公布「兩性關係及價值觀」調查結果〉,香港青年協會,2019年2月13日,網站:https://hkfyg.org.hk/wp-content/uploads/2019/02/青協新聞稿_公布「兩性關係及價值觀」調查結果.pdf(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2月13日)。

[3] 海蒂〔S. Hite〕:《海蒂性學報告:情愛篇》(The Hite Report: A Nationwide Study of Female Sexuality),李金梅譯(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頁217。

[4] NTR這個網絡流行語沿於日語,有被戴綠帽,即自己的對象與別人發生了性關係,或綠帽癖的意思,也就是為到被戴綠帽一事感興奮,參:〈NTR(網絡流行詞)〉,Baidu百科,網站:https://baike.baidu.hk/item/NTR/4898216(最後參閱日期:2024年12月13日)。

[5] 韓炳哲:《愛欲之死》(Agonie des Eros),管中琪譯(台北:大塊文化,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