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再婚家庭的子女——生活經驗和支援服務需要」研究發佈會

蘇盈盈   |   神召神學院實習神學生
20/05/2019

香港離婚人士再婚的情況日趨普遍,根據政府統計處2014年的資料,再婚比率達34%,即平均每三對結婚人士當中,其中一對屬再婚。驟眼看報章上對離異家庭的報道以負面的居多,無形中對離異家庭成員造成了負面的標籤。到底家庭狀況轉變是否必然會產生不愉快的家庭問題?子女在這些家庭成長是苦還是甜呢?

本社委託了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專業顧問劉玉琼博士及她的團隊,進行「離婚後再婚家庭的子女——生活經驗和支援服務需要」研究,當中訪問了13位18歲以下及一位18歲的受訪者,分析影響他們成長的因素,並綜合受訪者的意見,為相關的支援服務作出一些建議。是次研究長達半年,並於3月25日舉行了研究發佈會,出席人士包括傳媒、社工、青少年工作者及家長等。

劉博士指出,研究結果顯示了父母再婚對子女造成的影響是有好有壞的,雖然一些子女會因而遇上壓力,但也有一些子女會感到歡樂和得益,影響的關鍵在於「保護因素」和「危機因素」兩方面。

「保護因素」是指:

明光社
  1. 子女能穩妥生活。當原生父母和繼父母能衷誠合作,為子女的生活作出妥善安排時,會有助他們適應新環境及接納繼父母。此外,因著為口奔馳的緣故,父母或會無暇照顧子女,這時家庭中其他親人的支援(如爺爺嫲嫲)就變得很重要。
  2. 子女能與原生父母維繫。非同住父母需與子女保持穩定的情感維繫,讓他們感到被重視,免去被拋棄的疑慮,他們才能回復安定的情緒。

「危機因素」是指:

  1. 子女是否受到公平對待。再婚家庭父母需要對親生和非親生子女一視同仁,當子女受到不公平對待會感到委屈,甚至產生怨恨,這種情緒會在他們心裡扎根,影響他們成長。
  2. 父母與新伴侶的穩定性。如再婚父母關係欠佳會為子女帶來不安感,如父母一再更換伴侶不單會令子女無所適從,也對他們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其他因素還包括社會的負面標籤,這會令子女不敢求助。反思社會定型有助子女對父母離婚再婚抱較正面的態度,也有助他們更開放地尋求支援,如教會、朋輩,及同路人的支援。

明光社副總幹事傅丹梅女士就研究的結果,作出了以下建議:

  1. 再婚父母應落實「共同父母責任」模式。原生父母對子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再婚父母要容讓子女與他們保持聯繫,令子女不會感到被拋棄,這有助他們在成長中獲得安全感。
  2. 以抗逆力取向而非問題取向角度看離婚再婚家庭。如以問題取向會強化了負面的社會論述,令這些家庭子女感到壓力,但以抗逆力的服務模式,則會令大家的焦點不再落在這些家庭的問題上。
  3. 發掘離婚再婚家庭抗逆的生命智慧。學校可以連結相關的家長彼此分享生命智慧,讓他們累積的經驗成為別人的幫助。
  4. 增加一家人的活動,促進親子關係。由於關係是需要時間建立,再婚父母宜把握機會,安排多些與繼子女一起的親子活動,以建立更多的共同回憶。

傅女士又建議社福機構為離婚再婚家庭提供整全的家庭支援服務,如提供再婚人士婚前輔導及父母教育,當中可提示他們身為繼父母的角色和責任,以及在培育子女時,甚麼事情可以由繼父母處理,甚麼事情由原生父母處理會更為理想等,這都對再婚家庭很有幫助。

明光社

在問答環節中有參加者提問:離婚皆因父母之間的衝突所引致,這會否令子女想與生父/母保持聯繫變得困難。劉博士回答指,大家應該撇除父母離婚後就無法合作的觀念,此外,尋求支援也可幫助曾有衝突的父母重新合作,協調子女生活。傅女士補充,大眾應放下夫婦離婚必然是因為雙方不和導致的觀念,現代人的離婚原因是非常多元的,有些家庭是基於經濟因素才選擇離婚,這些夫婦離婚後仍可以保持良好關係。

最後,大會邀請參加者齊講出口號「繼親也是一家人,放下負面標籤,齊心支持再婚家庭」,為活動作結。深願離婚再婚家庭成員可以建立親密美好的關係。本研究報告可免費索取,有興趣的團體或有需要的朋友請與本社聯絡。(以上研究及發佈會屬「永遠的家人:兩個家庭雙倍愛」離婚再婚家庭支援計劃下的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