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戀騙勝地? (中)

陸君樂   |   前明光社項目主任 | 刑事司法研究碩士 | 組織保安及風險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
29/11/2018

上次在本系列的首篇文章裡,跟大家探討過各地網騙案的狀況,當我們比較各地網騙數字時,發現香港人不但是騙徒眼中的肥美臘物,而且受害人的覺醒能力較低,要用較多的時間,才驚覺自己受騙。今次,則會跟大家探討騙徒斂財的手法,以及試著探討一下甚麼類型的人士較易受騙。

 

斂財手法和理由

雖然網戀騙徒大多迴避真人露面,但仍有在騙徒會打電話或發視頻給目標。當然,騙徒講電話定會用變聲器或程式,視頻亦是另找人拍,重點是甜言靚聲、俊男美女。[1]但亦有個案騙徒會真的和目標現實相處,甚至透過拍拖、同居、性行為等手段來消除疑慮、建立信任、強化關係,[2]之後騙徒便以不同藉口向事主索錢,例如[3]

1) 聲稱有經濟困難,如生意受阻、發生意外、家人重病、打官司等等,要求受害人匯款到指定户口;

2) 表示願意來港與受害人見面,但被地方官員或海關扣查,需要受害人匯款到指定賬戶以行賄當地官員;

3) 聲稱郵寄貴重物品給受害人,但需要受害人支付關稅、繳交罰款或行政費用等;

4) 騙徒在網上和事主「交往」時,要求對方「裸聊」或於電腦webcam前作性感打扮,甚至作出性感行為,然後錄影、截圖來威脅勒索事主;

5) 誘騙事主出外會面,聲稱電話無電,向事主借用智能手機,然後逃去無蹤;

6) 誘騙事主出外會面,聲稱當日就是自己生日,欺哄事主買貴重物品給自己,然後失蹤;[4]

7) 騙徒與事主出外會面時,聲稱要「保證金」確保自身安全,例如向事主要求購買網上遊戲點數卡,索取卡上的序號及密碼作保證,而騙徒取得那些序號及密碼後,自然失蹤了;

8) 騙徒向目標銷售「貨品」,例如聲稱自己老家種的茶葉,今年大豐收,質量亦不錯,如未能清貨便很浪費、又或聲稱有些很有升值潛力的家傳古董或字畫,但願意以「親友價」轉讓給親朋摯愛。

近年的網戀騙案大多數選擇1、2、3點作為斂財藉口,因為可長索長有。第4點大多數是事主發現騙徒真面目或目的時才動用的招數。5、6點因為需要真人現身,效益低風險高,現在已較少出現(但不等於沒有)。第7項理由其實頗牽強,說出來事主容易懷疑,但並非沒有發生。第8項在國內較多見,香港和外國較少案例。

無論如何,結局都是「情人」的財困滿足了便失蹤,受害者到那時才醒覺和報案。

 

什麼人被網戀騙財?

英國方面受害人男女比例為37:63。[5]當中43%受害者表示心理或財政上受到嚴重打擊,18%表示事後需要接受醫護治療或陷於破產風險。

美國的網戀騙案受害人主要是50至60歲女士,背景通常是單身、退休、喪偶、離婚、獨居或婚姻不美滿,例如經歷家暴或經濟壓力沉重,但據聯邦調查局探員Scott Augenbaum表示,在他派駐的田納西州,受害人除了以上背景,還有一項特徵,便是虔誠和投入的信徒(天主教或基督教)。[6]不少騙徒便是看準這點進攻,例如說自己在海外宣教或做義工,或經常說「為你祈禱」、「我們一起禱告」之類的說話,從而騙取目標的信任。

這位探員續道:「除了金錢損失,網戀受害人的心理創傷亦不容忽視,因為她們是真心相信遇到了真命天子、找到另一人和她沐浴愛河,但最後她們發現對方原來是西非一個網騙罪犯,是十分十分瘀爆的。」[7]

新加坡的戀騙受害人大多數是30至59歲的女性[8] ,而香港的受害人亦超過九成是女性,當中31至50歲的受害人佔六成、[9] 學歷較高。[10] 在剛搗破的三地網上情緣行騙集團案中,女性受害人比例更高達99%(香港),當中白領及專業人士佔總數一半,三成從事其他職業,兩成無業;年齡方面,21至30歲佔16%,31至50歲佔近六成,51至60歲佔兩成,年逾60歲的受害人佔5%。[11]雖然這只是單一個案,但性別比例和年齡比例均和大數據差不多,可見本港31至50歲的女性最容易成為網戀騙徒的目標。

但同為華人社會的中國大陸和台灣,網戀騙案則不入詐欺案十大排名榜。[12]

內地近年較熱門的網騙手法是「假冒公檢法詐騙」、「冒充熟人詐騙」、「偽網上交易平台」等等,和男女關係最接近的的網騙是「引誘裸聊敲詐勒索」。[13]台灣方面,近三年最猖獗的是「假網路拍賣(購物)」,而和男女情慾較接近的詐欺罪案則是「色情應召詐財」。[14]

當然,很難相信中國14億人口「市場」沒有網戀騙案,而且更有很多「騎呢」個案,如女婿騙外母、閨蜜騙摯友等等,而內地執法部門亦分析了那類人士較易成為戀騙受害人:1) 30至45歲的未婚人士、2) 離婚人士、3) 獨居老人。但性別並非明顯因素。另一方面,有三種身份是騙徒較多使用:1) 公務員、軍人、警察、2) 企業老板、公司高層、工程師等精英階層、3) 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商人等等。[15]雖說內地民情和香港頗不同,但亦有其參考作用。

不過在宗數和總涉案金額方面,內地同類案件則遠不如西方國家及新港兩地。例如廣州市檢察機關2015年至2016年間共辦理網絡婚戀詐騙案64宗,涉案金額660餘萬人民幣(約772萬港元),[16] 而廣州市人口約1,450萬人,[17] 即案發率只有0.00044%,22萬餘人才有一人被網戀詐騙(香港是三萬多人便有一案),遠低於其他英美澳加新港等地。

箇中原因可能是內地經常發生假貨、騙財等事件,再加上富起來都是近10年的事,故內地同胞對任何和錢財有關之事都十分敏感,「動之以情」的網戀騙局效益不如其他騙術,反過來,「靠嚇」(如假冒公安或銀行或勒索)和「利誘」(如投資獲利詐騙)兩式則在國內最為盛行。

但有一點是共通的,便是各地警方均表示,戀騙受害人的報案人數只是冰山一角,估計只有現實中的5%。[18] 不願報案的原因包括:

1) 受害人覺得損失不大,怕麻煩;

2) 事主認為報警既捉不到騙徒,亦無法取回遭騙去的錢,認為報警是沒用的;

3) 事主怕報警後事件會張揚,被人覺得自己蠢,怕丟臉;

4) 心裡有鬼,例如自己背著伴侶玩網戀但被騙財,怕親友知道醜事;

5) 受害人在被騙之餘更被要脅勒索,如用裸照或被人捉「黃腳雞」(仙人跳);

6) 堅持不信自己受騙,故不報案,怕面對真相……[19]

 

真人戀騙愈來愈少

至於電影和劇集裡「感情騙子」,那些面對面行騙,如港產片《溝女不離三兄弟》中蔣家旻騙陳奐仁(還有鄭子誠)的情節已愈來愈少,極其量是一些「半網戀騙案」,如前文提及的見面搶電話、聲稱當日是生日的手法,今年年中香港便逮捕了一名「日日是生日」的男騙徒。

這種騙局的套路是:騙徒在網上結識目標,談得興起順勢邀其外出,見面時溫柔體貼又送小禮物,接著男生稱當天是其生日,希望事主送生日禮物作回禮。事主認為男方既已送見面禮,自己不可太小家子氣,二來亦希望藉此繼續發展感情,便奉獻上iPhone X、名貴西裝等價值不菲的禮物。當然,騙徒目標是獎金而非獎品,當事主結賬後,男方便拿走收據以便稍後退回現金,最後當然是失蹤收場。[20]

但相比專門放長線釣大魚的網戀騙局,這類「半網戀騙案」的斂財程度便屬小兒科。

1) 「日日是生日」或見面搶電話大多是一次性詐騙,但全網戀騙局,其放長線地步可以是騙徒和受害人「關係」維繫數年。9月初揭發的「億八戀騙」便是如此,而在「交往期間」不只一次向目標要錢,事主變成騙徒或騙團的長期飯票;

2) 全網戀騙平均涉案金額小則數萬,大則近億,「日日是生日」的名貴禮物極其量是一、二萬元;

3) 大部份全網戀騙案裡,騙徒事主雙方在整個「交往」過程中完全不會見面,[21] 即使受害人一方要求視像對話,騙徒定必諸多藉口推搪,又或只發照片給事主,又或稱身處之地數據不暢順、工作中不可開視頻、地點敏感(特別是謊稱自己是駐外美軍的騙徒),從而減少被拍照留底、穿崩、引致失手被捕的風險。如果騙徒願意用視頻會面,便很大機會是集團式運作,平常文字、甚至電話對話由成員甲負責,到視頻時便由相貌娟好的成員乙負責了。[22]

 

剖析網戀騙局崛起

網戀和其他電訊騙局近10年發展迅速,技術因素是主要原因,例如互聯網、電郵、網上銀行、社交網站、短訊程式等資訊科技工具普及化,促使這騙術在以下數方面升格至另一層次:

1) 跨境操作,突破地域限制;

2) 被捕風險降低:警方調查難度增、騙徒露面機會減;

3) 運作成本降低:一部電腦一部手機便可不斷造假,長途電話亦便宜多了;

4) 提高產能:騙徒可同一時間對多個目標發展關係進行詐騙;

5) 突破性別限制:男騙男女騙女容易得多;[23]

6) 身份隱瞞度高:騙徒和受害人關係親密但仍可行騙,曾有個案女婿扮網上情人騙岳母、[24] 閨蜜扮高富帥騙同性好友等等。[25]

 

除了以上因素促使騙徒選擇互聯網作為詐騙工具和渠道,環境因素更十分重要。

香港網戀騙局數量飆升,有人認為是因為男女比例失衡,加上近10多年女性的收入和學歷均提升不少,騙徒看中這點便向目標群進攻。事實上,美英澳加等國的男女比例均很接近1:1,而當地的網戀騙案殺傷力亦算接近(「騙金/月薪比例」),而香港的比例是47.3%男:52.7%女,而網戀騙案的殺傷力亦最高,所以粗略分析下,這因果關係看似合理。[26]

不過新加坡的男女比例亦接近1:1,男性甚至比女性多出一點點,其案發率則是六個地區當中最高、騙金殺傷力第二高,這顯示出網戀騙案增加,男女比例失衡極其量只是促進因素,而非唯一原因。

至於目標不論富有與否,特別是近10年女性是否真的富起來,亦非促使騙徒揀選網戀手段的首要因素,因為在這群吸血鬼的思維裡,石頭都可「榨出血」。本港便有個案是失婚婦自己已經濟拮据,但仍四出賒借撲水幫助「陷於困境」的情郎,[27] 騙徒會如毒犯對待癮君子般,不斷威逼利誘,受害人即使偷呃拐騙仍要繼續「供養」他們。


[1] 〈網路交友詐騙大起底:請模特拍照片拍視頻 聊天騙錢有劇本〉,央視網,2018年5月18日,網站:http://m.news.cctv.com/2018/05/18/ARTIlav6WrkwvgJkXld7VmbA180518.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 〈嚴防被騙!檢察官揭秘婚戀網站上詐騙“三步曲”〉,中華網,2017年4月10日,網站:https://3g.china.com/act/news/11038989/20170410/30405426.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3] 〈網戀騙徒手法多 6大常見「藉口」引你入局〉,思考HK,2018年8月13日,網站:http://www.thinkhk.com/article/2018-08/13/28714.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4] 〈【受騙的那個 比騙徒更混帳】花錢買來的虛擬愛情〉,DIVA CHANNEL,2018年7月13日,網站:http://www.etnet.com.hk/www/tc/diva/beauty/singlehappy/36761(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5] “Victims lost £41 million to romance fraud in 2017,” Action Fraud, last modified Feb 13, 2018, https://www.actionfraud.police.uk/news/victims-lost-41-million-to-romance-fraud-in-2017.

[6] “Romance Fraud Scams: Five Key Indicators and Strategies for Uncovering Victims,” VERAFIN, last modified July 9, 2017, https://verafin.com/2017/07/romance-fraud-scams/.

[7] 同上。

[8]〈新加坡女人太好騙!一女子匯1150萬到中國後發現被騙〉,南洋視界,2016年11月12日,網站:http://news.nanyangpost.com/2016/11/1150.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9] 〈墮網上情緣案女性佔九成 警方指騙徒識捉心理採「先氹後嚇」〉,《頭條日報》,2018年8月14日,網站:http://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1290567/(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0] 香港警務處:〈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 防範及打擊受關注騙案的措施〉,立法會,2018年3月6日,網站:https://www.legco.gov.hk/yr17-18/chinese/panels/se/papers/se20180306cb2-949-3-c.pdf(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警破跨國詐騙集團 受害者普遍高學歷 網戀「歐美專才」 73港女遭騙5800萬〉,《明報》,2016年12月17日,網站:https://m.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1217/s00001/1481912310345(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1] 〈網戀陷阱:中女寂寞心成目標 OL專業人士佔半〉,《東方日報》,2018年10月26日,網站:https://hk.news.yahoo.com/網戀陷阱-中女寂寞心成目標-ol專業人士佔半-080440223.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2] 在中國內地,公安部通常會把「網戀騙案」稱為或歸類為「網上交友詐騙」。

[13] 光明網:〈公安部公佈十大新型詐騙手段 360手機衛士顯示金融理財損失最大〉,千龍網,2017年8月17日,網站:http://tech.qianlong.com/2017/0817/1950687.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大陸2016常見騙局大匯總 你會不會上當?〉,《大紀元》,2016年12月27日,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2/27/n8635270.htm(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4] 警政署統計室:《警政統計通報》,104年第39週(2015年9月30日),網站: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77026&ctNode=12594&mp=1(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警政署統計室:《警政統計通報》,106年第6週(2017年2月8日),網站: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82940&ctNode=12594&mp=1(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5] 〈警惕!情場騙子經常用這幾招〉,《檢察日報》,2016年11月15日,網站:http://www.chinanews.com/m/sh/2016/11-15/8063310.s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16] 同上。

[17] “Guangzhou,” WIKIPEDIA, last modified November 24, 201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angzhou.

[18] Kellie Ell, “FBI says Internet romance scams on the rise.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USA Today, July 20, 2017,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money/2017/07/20/fbi-says-internet-romance-scams-rise/485311001/.

[19] 〈警方為防詐騙案出新招 反詐騙中心成功阻97騙案〉,《香港商報》,2018年8月13日,網站:http://www.hkcd.com/content/2018-08/13/content_1099034.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有銀髮族甘心受騙 「呃錢唔緊要,最緊要畀溫暖我!」〉,《大公報》,2018年9月7日,網站: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18/0907/213658.html(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0] 同註4。

[21] 〈加人最易誤墮10大騙局〉,《加拿大商報》,網站:http://www.todaycommercialnews.com/canada/26510(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2] 〈網戀受害人加入騙徒「家庭」 兩年煮飯、打機、做家務樂而忘返〉,《香港01》,2018年8月1日,網站:https://www.hk01.com/大國小事/217557/網戀受害人加入騙徒-家庭-兩年煮飯-打機-做家務樂而忘返(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見註1。

[23] 〈網戀8年才知男友是女的 化身3人騙走300多萬元〉,《台灣蘋果日報》,2018年9月11日,網站: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911/1428067(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網戀被騙】法國設計師原來係內地女 37歲港女被騙80萬〉,《蘋果日報》,2018年6月15日,網站:https://hk.news.appledaily.com/breaking/realtime/article/20180615/58321199(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4] 〈中國已婚大媽網戀遭詐263萬 對方竟是自己「女婿」〉,《自由時報》,2017年5月9日,網站:http://m.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061952(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5]〈女網戀3年被騙140萬 報警才知「高富帥」男友是閨蜜!〉,《ETtoday新聞雲》,網站: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417/1151910.htm(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26]  美國3.3億人49.4%男:50.6%女、英國6,606萬人49.2%男:50.8%女、澳洲2,413萬人49.8%男:50.2%女、加拿大3718萬人49.6%男:50.4%女、新加坡598萬人50.4%男:49.6%女、中國14億人/51.9%男:48.1%女、台灣2,361.5萬人 / 49.9%男:50.1%女、日1.26億人/48.7%男:51.3%女。 “World population,” countrymeters, accessed November 30, 2018, https://countrymeters.info.

[27] 郭美華、黃學潤、劉柏麟:〈受害人現身 兩遇網上情騙 60歲單親媽愛不悔〉,《蘋果日報》,2018年10月1日,網址: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001/20511924(最後參閱日期:2018年11月30日)。

關注範疇: 
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