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永垂電影史上的電影 《大國民》
《大國民》是由奧遜威爾斯 (Orsen Welles) 在1941年自導自演,而編劇則由 Herman Mankiewicz 負責。內容講述記者湯普森,為了追查一位報業傳媒大亨臨終時所提及過的一句說話,而縷述了這位傳媒大亨一生的傳奇。
奧遜威爾斯飾演這位傳媒大亨,肯恩 (Charles Foster Kane)的角色。他與世長辭時不自覺地說出Rosebud(玫瑰花蕾) 這個字。因此,它便成為整套電影的大惑不解之謎。記者湯普森鍥而不捨地向肯恩生前五個好友,展開追問這個字的意義。電影在開首憑著這點懸疑的情節,變為一股澎湃的動力,貫穿整套電影。
《大國民》在當時橫空出世,不論在電影語言、拍攝風格或敍事方面的設計,都很有創意。它的重要性不單成為日後許多中外電影,作為借鏡或參考之用,而且它更成為修讀電影學院的學生必定要看及研究的電影之一。
在敍事手法方面,它不是順序講述故事,而是用倒序的手法在電影開首,把故事娓娓娓道來。奧遜威爾斯更借助一段新聞片作簡短的報道,這很像紀錄片的風格。奧遜威爾斯將電影紀實的風格及電影美學創作的特色共冶一爐,讓觀眾覺得肯恩這個電影虛構的人物,好像真有其人,活在現實中。奧利華史東 (Oliver Stone)的《JFK驚天大刺殺》(1990) 亦將行弒美國總統甘迺迪的新聞片放在電影中,其效果亦非常震撼。
另外,敍事手法方面不是單點敍述,而是刻意設計五個肯恩生前的朋友,對他有不同的分析,這令肯恩這個人物的性格更具立體感。日本黑澤明導演在《羅生門》(1950) 一片中,亦同樣採用這種敍事手法,來交待一宗殺人案件,結果亦帶來扣人心弦的張力。 本片在電影語言中,特別是光影營造及鏡頭運用方面,更表現導演匠心獨具的心思。導演將光源明暗的大反差設置在一些偌大的佈景中,徒添一種懸疑及神秘的氣氛,燈光運用也像黑色電影的手法。記者湯普森追查(玫瑰花蕾) 這個字時,電影很像一個偵探故事,但其實那只是人物傳記。電影運用深焦鏡頭,令畫面的前景及背景都很清楚,再加上燈光的運用,令肯恩這角色在偌大古堡的場面中,增添一份隻影形單的孤獨感。奧遜威爾斯突破電影拍攝技巧的框架,所以《大國民》是一部經典的電影,因為它影響日後許多電影工作者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