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生命倫理雙月刊 33期)

生育‧夢想‧生活

生命倫理雙月刊 33期 (p.1)
21/05/2015

傳宗接代,可以令人多麼的興奮,也可以令人多麼的沉重。

令人高興之處在於新生命的來臨,為一個家族帶來延續,為社會帶來力量。新生命,會被視為「希望」,父母們無盡的夢想,期待著孩子將來一一實現。但同一時間,新生孩子也可能是負擔,尤其在重男輕女,著重出身背景的一些社會,更曾經衍生出優生,以致種族滅絕的惡果。

今天科技進步了,我們理應相信這會令世界美好,但科學其實是把雙刃劍:她可使以往不育的人,藉著人工輔助帶來生育的希望;但同一時間,準父母卻可透過科技預先檢定胚胎性別和基因,更徹底的優生和淘汰業已進行,這究竟對我們是好是壞?

感情人生 《發夢王大歷險》—— 誰扼殺了你的夢想

生命倫理雙月刊 33期 (p.2)
21/05/2015

《生命倫理對談》電影人生系列 第二回

(講員:王礽福│宣道出版社社長)

 

當一個只敢在白日夢中冒險的人,卻在現實中變得勇敢,親身到不同國家歷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3月24日晚上,宣道出版社社長王礽福先生,與大家透過「三幕十五段」的故事基本法,教大家如何欣賞因有理想而鹹魚翻生的《發夢王大歷險》。

 

用錢可以買的「優生」嬰兒?

生命倫理雙月刊 33期 (p.4)
08/05/2015

(諮詢:吳庶忠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客座教授)

 

性別選擇生育廣告是新鮮事嗎?

一孩政策是中國政府用以遏制人口增長的措施,1982年中國政府實施強制避孕、強制絕育及強制墮胎,但這項政策卻激化社會矛盾,及至1985年中國政府稍為作出調整,容許農村地區夫婦如生下第一胎為女孩,可在規定年限後生育第二胎。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懷女胎便彷彿成為「詛咒」。

選擇嬰兒的性別成為這一代中國富裕父母的必經階段,故此,泰國可供選擇性別的人工生殖服務吸引不少香港人和內地人,希望能夠得到「包生仔」的保證。而最近更有中介公司偷運內地孕婦血液到香港進行化驗,以便得知胎兒性別後可「安心」決定是否進行人工流產(即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