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頌下去

16/06/2022

送別珍寶海鮮舫 拖離香港仔 成集體回憶

  (am730.15-6-2022)

傳真社宣布即日起停止運作:近年傳媒行業巨變 是時候告別了!

  (香港01.10-6-2022)

告別總是令人傷感的,而對於一些本身有獨特價值、甚至無可取代角色的事物一旦失去,更令人覺得惋惜,不過,大家亦必須明白,保育是要耗費不少資源的,就像景賢里便用了一億八千萬元公帑去活化,而過往不少活化的工程亦所費不貲,有些歷史建築的活化效果亦徒具形式,不倫不類。而願意當作社會責任,支持這類活化項目的大財團、大企業仍很少,倒是用活化來包裝地產項目牟利的卻不少。因此,所謂活化、保育,需要的不單是維修建築的硬件,更重要的是政府官員、財團企業、文化界和普羅市民心目中對文化保育的真正態度,否則只會像葉公好龍一樣,大家只是口中說要保育,但骨子裡卻對有關的文物毫無興趣。又正如大家若果只是口裡說香港缺乏藝術氛圍,要區區設立大會堂去推動音樂、戲劇和舞蹈,但到頭來仍然只是紅館場場爆滿,偏遠地區的音樂廳和劇院冷冷清清的話,只會令許多用於推動藝術和保育的公帑如泥牛入海。要推動藝術和保育,必須由教育做起,而需要教育的不單是學生,更是普羅市民。

另一方面,有些事物當它存在的時候大家沒有好好珍惜,根本亦沒有以任何的形式去關心和支持,好像從來沒有去、亦不打算去的海鮮舫;沒有看亦沒有以任何形式支付過費用的傳媒,到它們的消失已成定局的時候才說可惜亦已太遲,而且大家亦不能只期望由其他人埋單,自己卻可以不用付出分毫,這個世界是沒有免費午餐的,有些事項就算由公帑支付,大家好像毋須任何支出,但到頭來其實對其他公共開支亦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若果真心重視一些事物、一座建築、一個機構、甚或一個人,趁仍有機會的時就對他們好些吧!最後,有些事物若果無可避免要消失,我們亦只能學會好好接受,因為除了上帝,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和事物是真正可以永遠長存的。而在人類歷史中,許多宏偉輝煌的建築亦敵不過天災人禍,倒是不少造福人群的好人好事;捍衛公義和人權等核心價值的舉措,都會被一代一代傳頌下去。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