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寫真、性教育
發局有責任確保書展內所出售的刊物符合健康閱讀文化。1998年當局已規定參展商不能展示及售賣第二類刊物(即不適合18歲以下人士閱讀)。貿發局在2010年回應公眾要求,不讓意識不良的寫真促銷活動在書展內舉行。
2011年貿發局發布有關書展的調查,九成二受訪者認為書展適合一家大小參與;半成受訪者以學習和感受書展文化氣息為目的。今年有報道指某o靚模寫真集的全裸照封面,被評為第二類刊物,不能於書展出售。我們冀盼貿發局能繼續嚴格執行有關措施,以確保書展符合原意及公眾期望,保持形象健康、老少咸宜的國際文化平台。
回想過往幾年,o靚模以譁眾取寵手法推銷寫真集,傳媒亦以她們的身材和出位行徑作為賣點落力報道,令書展幾近被騎劫,喧賓奪主,破壞閱讀氣氛和眾多參與者的期望。
多數人都不知道去年誰出了寫真集,僅留下的,是濃妝和賣弄身材的印象。o靚模推出寫真集是一個消費操作,而模只不過是消費產業中的產品。
因此,今年某o靚模當她的寫真集被評為第二類刊物時的感想是:「可惜未能由去年的半裸照突破成為全裸照」。「突破」的說法印證商人為了賺盡消費者的一分一毫,寫真集必須以露更多的肉作為賣點,提升競爭力;新鮮感也成為賣點,所以大部分寫真集只能賣一年半載,主角就會銷聲匿跡;不惜犧牲書展的原意,將身體物化的不良意識強辯為健康文化。
資本主義社會以功利掛帥,為了金錢利益將女性身體物化出售,泯滅身體尊嚴,很可悲。更可悲的是,寫真集消費市場的興起,從需求中可反映出其市場,即香港社會的性價值觀的扭曲──將身體和性視為產品,不單忽略了對女性身體的尊重,更遺忘兩性關係要把對方看待為人,並非只為滿足一己私慾,因此需要學習如何尊重、溝通、包容、相處。賣肉寫真集在書展中出售的爭議,「曲線」提醒社會性教育不容忽視。適逢書展,應好好尋找提供正確性價值觀的書籍,進修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