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性教育的基礎是道德教育

梁麗娟    |    傳媒評論員
31/05/2002

教育雖然是一個很籠統的詞彙,但真正的教育內涵卻包括三方面:知識、技巧和道德,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以性教育為例,知識層面應包括老生常談的青少年生理及身心發展常識、青少年時期的兩性交往及正常的社交生活、傳媒對性行為的誤導等範圍,傳遞知識的目的並非要受導者掌握所有常識,更重要是預備他們有繼續追求知識及分辨是非能力,在遇到有關兩性問題時能主動學習尋求。

社會大學「性」學系

31/05/2002

我們時常說社會像一間大學,在生活中每個環節,我們都在學習。究竟現時「社會大學」中傳播的性文化是怎樣?本文主要是整理現時社會上多個推動性教育的團體及流行雜誌對性文化及性教育的基本看法,好讓大家思想是否有不足之處。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我的社關路

31/05/2002

林海盛牧師是昔日有份籌組明光社的其中一員,回顧明光社是於97年5月成立的,成立之前正是政權交接的過渡時期,當時社會上大部份的資源,無論是政府、政治團體、社工團體等,都關心政治方面發展;對於一些社會問題,卻缺少了聲音。幾年間,香港社會風氣出現了不少問題,特別是色情文化、海報、漫畫和電影等問題猖獗。社會道德倫理水平下滑,人與人之間亦漠不關心……
 

當走的路

樓曾瑞校長    |    迦密主恩中學校長‧明光社董事會主席
31/05/2002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明光社成立已五年了。在這短短的五年,明光社得到上帝的恩待、主內兄姊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在我們所關注的傳媒、性文化及社會倫理三方面都有發展。這是我們要感謝上帝和所有支持者的。
 

一場沒完沒了,不打必輸的仗!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1/05/2002

  五年,在歷史的洪流中不過是一小滴水點。
  明光社,在今日香港社會的洪流中亦不過是一小滴水點。
但對於乾渴的人來說,每滴水點都是寶貴的甘霖!
 

明光社與您攜手邁進5週年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1/05/2002

感謝主的帶領與恩典,明光社從昔日的「One Man Band」,到今日的10人團隊,由被動回應,到今天主動出擊,再由社會上的小眾聲音,到如今有一定的認受性。今期《燭光網絡》,我們盼望籍一系列的回顧與剪影,與您攜手邁進5週年,在混亂的傳媒和庄會風氣中傳遞燭光,但願四周能亮起更多的燭光!
 

學校教會也談性

31/05/2002

很多人認為,學校與教會是性教育的「死穴」—一般學校固然因循守舊,教會內又滿口仁義道德,談天說「性」更是極大禁忌!可是,當現今社會只講激情,不講後果的性文化充斥時,著重倫理教育的學校及教會推行性教育,可以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對抗衡放任的性文化是很有果效的。
 
今期《燭光網絡》邀請了兩位有參與性教育工作的教師和牧師,與我們一同分享他們的經驗。

教會為何要推行性教育?

蔡志森 / 洪子雲    |    明光社總幹事 / 明光社項目主任(研究)                     
31/05/2002

有中五同學訴說近來自慰次數很多,平均每天達兩次,心生罪惡感,但又不能制止慾望,怎麼辦呢?以下是家計會的建議答案:
 

賭博:點只娛樂咁簡單

鍾劍華    |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31/03/2002

在電視及其他傳媒中,賭時常被包裝為一種遊戲、也是無傷大雅的娛樂方式。有人甚至說:到馬場體會人生百態,更是體驗香港社會熱鬧刺激的一個好方法。究竟賭博可以是純粹「娛樂」嗎?當社會上充斥著「博一博」的氣氛,人怎樣分辨自己在娛樂還是已經沉迷?今期《燭光網絡》特邀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先生撰文分析。
 

二十年彈指間……

程美珍    |    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團長
31/03/2002

從事新聞工作最大的衝擊,就是處於種種矛盾和衝突之中。從來很少人把記者視為一種專業,許多滿腔熱忱的年輕記者,一心想在這個行業中開拓一番事業,到頭來多數做了新聞界的逃兵。
 
然而社會是需要一群有深度和使命感的新聞從業員,來發揮大眾傳播的積極功能。新聞界的基督徒實在亦需要彼此間支持和鼓勵,分享工作的困難和眼淚。我們極需要有一個自己的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