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同性撫養──不能不知道的最新研究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2/09/2016

當社會制訂家庭相關的法例時,要以兒童最大利益為首要考慮,包括維護兒童與父親和母親連結的權利,這是《兒童權利公約》的重要精神。2013年法國曾有過百萬人上街反對同性婚姻,訴求正是孩子需要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

有人認為只要兩個疼錫兒童的爸爸(媽媽)就夠,媽媽(爸爸)對兒童來說可有可無。於是有學者嘗試研究在同性撫養下兒童的福祉(well-being)是否得到同樣保障。

對兒童成長的影響「無分別」

社會學學者D. Paul Sullins在2016年刊登學術文章《看不見的受害者:同性撫養下成人的遲發抑鬱》,[1] 文章回顧迄今為止大部份研究的結論,都指同性撫養和異性撫養對兒童健康成長的影響「無分別」,不過,卻受到一些質疑。

「無分別」備受爭議

所有研究同性撫養的學者都面對樣本偏差的問題,大部份研究樣本都是少數的女同性伴侶,並透過同志組織和活動等取得數據,因此促成大量沒代表性的方便抽樣研究。那些偏差包括重覆訪問同一批社經地位相約的受訪者(偵測偏誤)、他們會為符合社會風氣而作出答案(社會期許偏誤),並因對調查目的知情而報喜不報憂(正面的匯報偏誤)等,令研究可信度大大降低。[2]

較能避免上述偏誤的方法是採用有代表性、又對研究目的不知情的數據,而得到「無分別」結論的這類研究只有四個。其中三個研究均由J. L. Wainright研究團隊進行,採用同一批、44位由女同性伴侶撫養的青年為研究樣本。Sullins覆檢後卻發現其中27名青年實際上是在異性撫養下生活,再次量度真正由同性撫養的青年的焦慮狀況及自主程度都「有分別」。

另一研究是由M. J. Rosenfeld在2010年進行,卻同樣受到否定。研究採樣來自美國人口普查裡3,174個由同性撫養的青年,是目前有代表性採樣的同類研究裡最大型的。Sullins指出Rosenfled的嚴重錯誤,是沒注意到D. Black研究團隊早在2007年已發現3,174人中最少40%並非同性撫養。而另一學者D. Allen嘗試在加拿大人口普查裡重覆Rosenfled的研究方法,卻未能得出類同結果。

那麼,Sullins研究樣本又如何呢?

Sullins採用Wainright研究團隊所使用的「全國青年至成年健康狀況縱向研究」,[3]是具代表性研究中暫時最受認可的小型樣本。修正了Wainright的錯誤後,符合各研究條件的8,762人中有17名女同性伴侶撫養、3名男同性伴侶撫養的青年。此研究追蹤訪查了由第一輪(平均15歲)至第四輪(平均28歲)時的各項健康狀況。

研究結果如何呢?

透過以往的研究文獻,Sullins描繪有關人士的福祉如何受各種健康狀況影響,包括追蹤研究紀錄了的抑鬱症狀、自殺念頭、焦慮症狀、與父或母的距離感、癡肥、被標籤排拒等。

Sullins計算第一、第四輪的抑鬱症狀如何轉變。結果發現,異性撫養下的青少年到青壯年的抑鬱症狀有所下跌(第一輪:21.8%;第四輪:19.7%)。同性撫養下的抑鬱症狀卻明顯增加(第一輪:18.3%;第四輪:51.0%)。同性撫養對比異性撫養的受訪者,其抑鬱症狀的風險比例(Risk ratio: 3.1)更是隨成長而增加。

此外,Sullins以統計學模組計算,得出自殺念頭、焦慮症狀、與父或母的距離感、癡肥、被標籤排拒等,均構成由同性撫養的青壯年患上抑鬱風險比例較高。

為了愛而非恨

縱然Sullins客觀地得出同性撫養模式下青壯年的抑鬱風險較高,並伴隨其他身心靈健康問題的結論,可卻並不是以此來打壓同性戀者,助長對此族群的仇恨。相反,這份研究呼籲各研究和政策都需要注意和配合這種撫養模式下青年的身心靈需要。回到愛裡,社會政策還是首要考慮兒童的最大福祉。

 

 

-------------------------------------------------------

延伸閱讀:何謂「無分別」

研究結果是無分別,不就證明甲和乙是一樣嗎?統計學裡得出「無分別(no significance difference)」,是指不足以推斷甲和乙有分別,並非證明甲和乙一樣。

社會學家倚仗統計學,反覆觀察現象從而推論出普遍結果。舉例說,當想知道由父母撫養的與由同性撫養的孩子的情緒有否分別,其中一種方法是先假定虛無假設為真(null hypothesis is true)── 即假設「由父母撫養和由同性撫養的孩子的情緒穩定程度無分別」是真的。

在充份和恰當地反覆量度後,再計算出兩者沒分別的或然率。

  1. 一般來說,100次量度只發生少於1次「無分別」,就足以推翻「無分別」為真的說法,即能夠推斷有某種普遍分別

  2. 若100次量度中發生6次「無分別」,在統計學的標準裡是不足以排除「父母撫養的和同性撫養的孩子的情緒穩定程度無分別」的可能。即是100次中仍有94次量度結果是「有分別」,因此,距離說能夠推斷「無分別」這結論仍相當遠。

 

 


[1] 該文獻的原標題為“Invisible Victims: Delayed Onset Depression among Adults with Same-Sex Parents”

[2] 偵測偏誤(ascertainment bias),社會期許偏誤(social desirability bias),正面的匯報偏誤(positive reporting bais)

[3] Nati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to Adult Health (ADD HEALTH), http://www.cpc.unc.edu/projects/add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