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若沉遇溺」之後……

── 2010年「若沉遇溺」研討會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5/10/2010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
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林前六12)

人人「若沉遇溺」?這是「上癮的年代」?

香港社會雖然物質豐饒,但人的心靈卻很脆弱。各式各樣的上癮、沉溺行為,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個人和家庭問題及影響。就以最受本港青少年歡迎的上網活動為例,香港青年會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2009年3月發表的調查發現,香港已有超過四成青少年上癮沉溺網絡。[1]  若以此數據與突破機構相類似的青少年沉溺上網調查作簡單的比對,在這大約10年間,青少年沉溺上網的比率,由2000年調查的3%,上升至2003年的14.7%,[2]再到現在的超過40%,升幅幾近13倍。這大概反映出沉溺行為在香港愈趨普遍與嚴重。

沉溺的多變與根治的困難

事實上,就如葛琳卡博士所指出,沉溺(Addiction),或是我們俗語所稱為的「上癮行為」,是一種習慣性和強迫性的行為。這些行為包括酗酒、濫藥、過度吸煙、性沉溺、打機沉溺、上網沉溺、賭博等,種類多不勝數。[3]心理學家傑洛梅(Gerald May)指出沉溺有五方面的特徵。耐受性(Tolerance,即要愈來愈多才能滿足)、斷癮癥狀 (Withdrawal維持不了沉溺行為,身體或精神就會產生典癮問題)、自欺欺人(Self-deception)、失卻自制(Loss of Willpower)與扭曲的注意力(Distorted Attention)。[4]而不同的沉溺行為,會帶有不同的特質。以往的上癮行為(如吸毒)多附帶有「斷癮」的癥狀,極易分辨;但新一代的毒品,如「K仔」氯胺酮(Ketamine),對身體只有慢性的(卻是永久及嚴重性的)傷害,而沒有以往毒品即時的「斷癮」癥狀,使吸食者極易掩飾自己的沉溺行為。由前線精神科醫生的經驗得知,由吸食K仔到最後被發現,潛伏期可以長達四年,而家人都被蒙在鼓裡,毫不察覺。[5]尤有甚者,沉溺行為可以是多發性和多種性的。近年流行的成癮行為,例如上網和病態賭博,更可沒有連帶的身體傷害。明愛家庭服務中心於2007年進行的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有兩種或以上成癮行為;當中32.3%受訪者的成癮行為超過三種,約7%更超過五種。這反映了成癮者會交替使用不同的成癮行為,藉此得到快感和消除壓力。[6]  
 
當討論到解決沉溺問題時,我們很多時會從不同學科,例如心理學、精神科、社會工作、社會學等理論,去嘗試解釋沉溺行為的成因及介入方法。不過,現存的理論都不太有效。例如,我們從醫學研究得知,人體的大腦內設有「獎賞機制」,上癮行為就是使到上癮者腦部「安多芬」(Endorphin腦內嗎啡)份量上升,因而產生身體快感或有止痛作用。當人逃避痛苦,選擇依附於某項物品或活動,就「上癮」了。[7]但單單從醫學角度,卻又未能完全解釋整個「沉溺行為」的模式和演進。
 
其實,了解和診斷各種的沉溺,以至偏差行為(Deviant Behaviour),都要從多角度、跨科目的理論到實務調查來研究。如本港青少年沉溺上網、濫藥等問題,除了有「生活苦悶、缺乏目標、日子空虛、無聊、無事做」等外在原因,亦可能有來自朋輩的壓力,甚至是父母過高的期望。新學制帶來大量的功課和升學壓力,學制轉變帶來的無奈感,都可能叫孩子招架不住。一個又一個失望的孩子,沉溺互聯網之餘,更可能透過互聯網沾染了其他的偏差行為和沉溺活動(這正是多種沉溺的問題所在:由一個沉溺行為,連帶再發展成更多的沉溺問題),使沉溺的情況更複雜、更嚴重,受影響的青少年也更多。[8]  

對症下藥vs藥石亂投

 研究這種看似無從稽考的沉溺行為問題時,看清問題的本源對症下藥(如疏理青少年對前途、學業的憂慮,或是改善家長與子女的溝通),比藥石亂投(如封殺互聯網,使青少年培養第二種更不受控的沉溺行為)更形重要,也帶來更有效的斷癮效果。除了整合不同的理論和調查,我們更應從屬靈角度理解整個問題。我們應參考奧古斯丁所言的「誤置的愛」(Misplaced Love)來解釋現今沉溺行為的根源──原本應愛上帝而享受祂造的一切,現今卻依附某一受造物,不再愛那位厚賜百物的神![9]其實,當我們給神應有的尊崇,放祂於生命的首位,「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生命的優先次序理順好,心裡有非世界能給的平安與喜樂,各種的沉溺自然不能誘惑我們的心,問題便迎刃而解!而莫陳詠恩博士對於「受助者」與「助人者」的關係成癮(Codependency,或譯作「共依存」)問題的提醒,的確是時常作輔導、關顧和安慰工作的教牧同工、老師和社工須要留意的。

研討會後更需要討論平台

當我們知道解決沉溺問題,非單靠某一理論或方法,而是要在多方面關顧和診斷的時候,我們實在需要一個多向的平台,來整合經驗,回顧形勢,討論新發展,探討合作空間,甚至融合信仰元素於服侍、輔導、教育等工作。建構這樣的一個討論平台,能匯集各持份者,整合學者的理論、前線工作者的經驗、基督教的信仰,實在是一件美事。
 
事實上,香港大多數的輔導機構都在「單打獨鬥」,資源分散之餘,經驗也不能分享,實屬可惜。另外,各機構在各自的服務範疇疲於奔命,已無心力研究新形勢,開展更適切的沉溺行為治療服務。而本港治療沉迷上網的步伐,也較中國的大城市(如上海或北京)起步慢了。現時香港上網沉溺的青少年佔了四成多,但至今仍未有專門幫助他們「戒上網」的機構或宿舍服務。建構有各持份者參與的平台,將有助促成如專業戒上網機構的成立。

延伸的問題:香港基督徒未能倖免 

從以上的論述來看,我們知道沉溺行為的成因是多方面及複雜的。除了思想謬誤和心理失衡等原因外,人對權力觀、金錢觀和性觀的扭曲,也會帶來偏差的思想和行為,繼而引致嚴重的沉溺問題。基督徒和非信徒一樣,也會碰到社會上各種的引誘,他們也可能有嚴重的沉溺問題。究竟香港基督徒的沉溺問題嚴重嗎?研究中心於今年4至5月間,於網上進行「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2010」,為本港首個有關主題的調查。該調查主要探討香港基督徒在本港幾個常見的成癮和沉溺行為的情況:上網、購物、投資、工作及性。參與者以年青基督徒為大多數,總數達1,094人。
 
研究中心深信這次調查只是踏出了一小步,深深盼望是次調查能起拋磚引玉的果效,激勵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同工,做更多的研究調查,使大家摸清形勢,預防問題,對症下藥。

 


[1]香港青年會(2009),《香港逾四成青少年上癮沉溺網絡》。網頁:http://www.youth.org.hk/article.php/159。
[2]突破機構(2003),《青少年網絡危機研究》。網頁:http://www.breakthrough.org.hk/ir/Research/21_Cyberrisk/Cyberrisk.htm。
[3]明愛向晴軒(2009),《認識沉溺行為》。網頁:http://addiction.caritas.org.hk/understand.html。
[4]Gerald G. May,Addiction and Grace: Love and Spirituality in the Healing of Addictions (SanFrancisco: Harper, 2007).
[5]《過癮?上癮?無癮!》專題講座(2009),由中華基督教播道會教育部青年組舉辦。
[6]〈近6成「癮君子」 至少2種成癮〉,2009年2月20日,《文匯報》。網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09/02/20/HK0902200030.htm。
[7]《宣道牧函:走出沉溺》(香港:宣道會香港區聯會,2007)。網址: http://www.cmacuhk.org.hk/version4/module.php?url=pastorartical&cid=13。
[8]陳永浩:〈「我又忙、卻又悶?」香港青少年生活模式與偏差行為研究〉,《家庭友善政策初採》,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文集(香港: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2009)。
[9]同註7。